[托福培训]新托福听力考试注意事项

2013-12-12 08:00:00 来源:网络 作者:pmc_vicky
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一位考生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实际遇到的情况:

 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一位考生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实际遇到的情况:


  1、考场干扰   由于阅读加试,于是到我开始做听力的时候,周围已经一片人声鼎沸,在说口语的考生较多。听力中的录音音量调大一点,可以盖掉旁边考试的声音。但是当答题的时候,耳机里是没有声音的,耳朵里全是别人讲口语,影响思考。题目和选项都根本看不进去,只好把题干和选项读出来,*注意力。但是这样时间就不够了。坚持做抗干扰训练很重要。


  2、平时准备的时候没有*   基本上都是对着笔记,看着选项,慢慢挑,一点紧迫感都没有,时间很充裕,但是到了考场上,答得非常仓促。由于对每个section答题*10分钟答题没有概念,所以在回答个section的对话部分时,用了很多时间,导致后面的讲座部分答题时间严重不足,后来几道题都是没有看完选项或者没有斟酌,直接选了。导致考试很紧张,到第二个section的时候,吸取了教训,但还是回答得非常匆忙。


  3、笔记做得太多   太患得患失,总觉得如果笔记不记全,会错过信息。考场上笔记记得比平时练习的时候都多,但是还是漏掉了不少关键处,因为写字速度跟不上。另外,考试的时候比较紧张,听完很多东西虽然记下了,但是没有理解,答题的时候就反应不过来。而且笔记太多的话,答题的时候也没有时间看。紧张状态下查找笔记也是要花点时间的。


  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:


  1)调整考试动机: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动机的强度与应试能力之间呈现“U”字形的关系。动机过弱,把考试看得无所谓,当然不能激发积极的考试行为;但动机过强,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,要求自己必须得多少分,反而会影响考试情绪的正常发挥。所以,在考试前一定要确立正确的恰当的应试动机。


  2)消除考前疲劳:有的考生习惯于考前开夜车,搞得人很疲劳,这是不科学的应试方法。人越疲劳,记忆能力较差,发生暂时遗忘的可能性越大。而且,人在疲劳状态下,容易出现种种引起大脑迟钝的生理反应,这些都会加重怯场现象的发生。因此,考前一定要注意练习营养,*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,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,以便能够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。


  3)进行自我暗示:暗示语要具体、简短和肯定。如“我早就准备好了,就等这一天,我喜欢考试,喜欢同别人比个高低”“我今天精神很好,头脑清醒,思维敏捷,一定会考出好成绩”等。通过这样的听觉渠道、言语渠道,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,形成一个多渠道*的兴奋中心,能有效地抑制你的紧张情绪。


  4)转移刺激: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,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,由于紧张,一时想不起来,可事后不假思索,正确答案也会“油然而生”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“舌尖现象”。遇到“舌尖现象”,*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,去解其它问题,等抑制过去后,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。考试时,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,可以暂停回忆,转移一下注意,先解决其它题目,过一定的时间后,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忆起来了。


  小贴士:


  1考试采取早签早考原则,所以对于害怕听力部分受到别人影响的同学,尽量早到考场排队,早点开考


  2一进考场在阅读之前就要调试话筒。不过晚来的同学在其他同学开始考阅读的时候调试话筒,会有些影响,一定要集中注意力


  3每个人开始的时间不一样,所以具体休息的时间不一样,具体休息时间是在听力结束以后


  4卫生间一般都在考场内,随时可以如厕,但是原则上只能一个一个去


  5考场一般发三张草稿纸,要节省使用,铅笔是进场时发的,不能自带


  6虽然每个人开始的时间不一样,但是各部分可以答题的时间是固定的,不能跨着做题,顺序是阅读、听力、口语、写作


  7不要盲目地边听边记,那样有时会影响你抓住主题思想


  8句话一定要仔细听


  9耳机音量*好调大一点


  10把椅子往前搬,紧靠桌子,以防有同学从你后面走过踢到你的椅子(这种经历要不得,会被吓到,还会导致走神)


  11带眼镜的同学可以考虑换成隐形的,因为耳机可能会夹住眼镜架勒住太阳穴,不舒服


  12遇到听力加试,即使你看过了机经,也要仔细听,因为有时候机经会误导你


  13听力*后部分多出来的时间不要cancel掉,如果监考不严的话,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吃些东西,把十分钟休息时间剩下来听别人的口语


  14写完作文之后问你是否提交本次成绩,不要点错,否则就白考了


  15很多同学发现北美或者其他地区已经考过的IBT考题在大陆地区有重复,所以请大家要注意观察机经,可能为我们的成功再增添一份筹码

 
 
 

备考资料限时免费领取

立即领取

小朗老师微信

沪ICP备 17003234 -2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49号 图书经营许可证:第A7651号 版权所有:上海朗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 LONGRE EDUCATION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