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中有个词叫anchor baby,翻译成中文叫作“锚*”,指的是那些在美国出生父母却非美国公民的*。他们的父母犹如在海上飘摇的小船,只有将“锚”抛下才能平稳靠岸,在海外停泊。
由于种种原因,一部分的“锚*”,自诞生后便随父母回到*,就读双语学校或是唯有外籍学生才能入读的国际学校,为日后的漂洋过海再做准备。然而,有的*正遭遇着不为人所知的身份危机与心理问题。
*们会问父母:“妈妈,你说我是美国公民,可我为什么不会说美国话?”、“你们是*人,为什么我却是美国人?”
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、教育心理咨询师李威,接触回到*成长的“锚*”及其他在国际学校上学的*已有几百例,他说许多“锚*”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与学习障碍。
包括在国际学校及双语学校就读的许多华人小朋友,也都经历着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学习而导致的学习性的焦虑。
我是美国人,还是*人?
许多“锚*”的父母,在美国生完他们几个月后便举家回到*,但他们仍希望*对自己的认知是美国公民。
在作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时,一些家长甚至执意要求我直接用英语与*沟通,说他是美国人,我试了两分钟,*却一句话也没有听懂。
“锚*们”被被动引导到另一个身份之中,这会引起他们的身份危机,继而影响他们学习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焦虑性的疾病。
三到七岁时,“锚*”们会经历语言性的障碍:如何令自己的中文与英文共存,如何从中文过渡到英文,这对他们都是挑战。
与周围母语是英语的*相比,因为自己的英文还不够好,这些*只想聊自己会说的话题,还易对他人产生排斥感。
他们还会问父母:妈妈,我到底是*人?还是美国人?为什么William知道西班牙在哪里,我不知道?为什么普通白人小孩这方面做得好,而我却不好?
当*们反复问同一个问题,它已经成为一个「信号」,说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得不自信。如果父母不加以注意,很多时候它会演变成一种焦虑,*们不愿再去做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情,也不愿再去关注。
有时候,学校与家长*的正面帮助,也会在低龄的“锚*”身上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。国际化学校通常会为英语非母语的学生*EAL课程(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,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),可是他们会把它看作是课后留堂。他们会把社会性的问题看作是个人性的问题,对人不对事,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、不够*。
还有很多“锚*”不愿意说英文,他们会问父母,妈妈,我已经会说中文了,为什么还要说英文?妈妈说因为你是美国公民。他又问,妈妈你说我是美国人,那我为什么不会说美国话?为什么你是*人,而我却是美国人?
家长们藏着掖着,回答不了问题,久而久之会对家长的*性造成损害。一些家长还不正面回答,就告诉*你不用管,以后你就知道了。
没有什么以后知道,以后知道的事情,现在也可以知道。在许多基本层面,五六岁*的认知与15、1*的少年是一样的。他们能够分辨与理解。
其实,家长有时候可以很直面地告诉小朋友:*有*的好。美国有美国的好。在不同地方获得的东西也有利有弊,再让*自己去作选择。家长需要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,让他知道这里是我们的根,说英文是因为他们在美国出生,将来也可能会回到那里。
在我的接触中,由身份认知引起的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,继而引发焦虑、抑郁、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,国际学校学生的比率要高于公立学校。因为他们的学习障碍并非以本国语言为基础,而且在一个国际化、多元化的环境中,他们能够找到可以诉说的同类也更少。